百年沧桑砥砺,故宫博物院在守护与开新之间,已筑就“平安、学术、数字、活力”四维宏基。系列学术讲座如清泉润泽人心,特色公益活动似春风化雨,精妙展览与厚重出版物更源源不断将宫墙内的浩瀚智慧传递于四海。从深宫禁苑到“人民的博物院”,从皇家秘藏到学术圣殿,故宫以赤诚之心,践行着真实完整保护与负责任传承弘扬的神圣使命。这百年跋涉,正是中华文明守护者以生命为烛火,在历史长夜中跋涉前行的壮阔史诗。
当1925年深秋的宫门缓缓开启,那曾为帝王独享的紫禁城,终于卸下森严壁垒,以“博物院”之新名向天下敞开怀抱。宫阙巍巍,自此不再是权力禁地;珍奇瑰宝,尽皆化为民族共享的遗产。这一启,启开的是尘封千载的文明宝库,更昭示着一个古老国度向着现代文明的郑重转身——巍巍宫苑,从此成为属于人民的圣殿。
百年中国,风雷激荡;百年故宫,岁月峥嵘。而最璀璨的星辰,莫过于那些以灵魂守护文明星火的人杰——有守护者穷尽一生摩挲铜器纹样,有研究者皓首穷经释读万卷丹书,有匠师以精诚之心唤醒沉睡的千年丹青。他们是紫禁城深处不灭的灯盏,让文物在流转的时光中永葆尊严,使古老智慧在时代的激流里重焕生机。正是这些默默耕耘的群像,以生命作为渡桥,连接了紫禁城六百年历史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脉。
《百年赋》之编纂,正是对这浩荡百年的一次深情回望,亦是对未来新篇的豪迈序曲。它铭记故宫如何从一座城升华为一个文明符号,又如何从历史深处款款步向烟火人间。值此故宫博物院百年诞辰之际,我们捧出此书,不仅为重温那宫门初启时的历史晨曦,更是为了在民族复兴的宏图中,重新确认我们文化血脉里奔腾不息的力量。
愿此赋如长河,映照出故宫从深宫禁苑到文化灯塔的世纪航程;如星图,标记历代守护者照亮文明长夜的熠熠坐标。当宫墙斑驳浸透百年风霜,殿宇重檐承载千载智慧,一种更深沉的力量正于民族血脉中奔涌——那是对自身文明的高度确信,是向未来迈步的磅礴勇气。让我们一同走入这由宫墙、文物与人物共同织就的百年史诗,在历史回响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于新百年起点处,续写中华文明不朽的壮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