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喜庆奥运会的历史时刻,向世界展示中国汉字的魅力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马王堆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吴巍日前在京推出“马王堆帛书艺术展”,旨在与来京观看奥运的世界各地朋友分享中国古文化研究成果。此次展出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心经》、《大江东去》等数十件马王堆帛书作品,均为吴巍近期创作,充分展示了这一古文字体的独特美感。
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湖南马王堆古墓曾引起海内外极大轰动,被誉为与西安兵马俑并列的中国古文化奇葩。在众多出土的汉代文物中,最重要的发现是帛书,其潇洒飘逸的字体和华贵精美的丝帛工艺令人称绝。
据吴巍介绍,当年出土的马王堆帛书仅有单字3300余个,除去古字与通假字,剩余通用字约1200个。他用20多年的时间,潜心研究和复活失传2000多年的马王堆帛书书法,重新考证了8200多个汉字的演变轨迹和源头,使其自成体系。“隶书并非是小篆的简化,篆隶演变决非单线一贯的,而是一个源头、两条脉络,西周金文为源头,篆书和隶书分别是金文的两条脉络、两个流向,最终变为两个书法体系。”他据此提出:帛书是已失传了2000多年的秦汉篆、隶的蜕变体,是秦汉文字的原貌。这一发现推翻了前人定论,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
吴巍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独自编撰八卷本《马王堆帛书书法大字典》,字典上的每个单字均用复活后的马王堆帛书书法重新创作。“这部字典编撰完成后,将有1万多页,垒起来的话将有一人多高。”虽然编撰过程艰辛,困难重重,但吴巍充满信心,希望在有识之士的帮助下尽快完成并出版这部字典。
作者:续鸿明 来源 : 《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