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庄美术馆“忆江南”水墨作品展将于2008年10月19日15时开幕,展期至12月19日,参展艺术家为董欣宾,陈皓,陈惠彪,陈均,顾琴,老圃,李太默,李云通,王秋人,徐忠平,雨石,张伟。
宋庄美术馆“忆江南”水墨展看点
作为栗宪庭首次单独为宋庄美术馆主持一个水墨展,其主旨用心惹人推敲:
此水墨展以“忆江南”为主题别有涵义。老栗在当代艺术喧嚣繁荣而又泥沙俱下、问号成堆、破绽频现的时机,在宋庄这样一个向来以“当代”和“前卫”为号召的地方“忆江南”,应该不是空穴来风:在老栗那里,过去的“江南”不仅仅有地域文化上的指向,也是中国文化士大夫精神上的故园之一,是“兼济天下”不成,退而自我放逐、自我解脱的一种寄托,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文本的典型,同时也是艺术与心灵比较贴近的、一种由衷而发的视觉艺术文本。老栗在宋庄艺术节“忆江南”,兼有揶揄时尚、自我解嘲和无可奈何的意思,所指恐怕就是当代艺术喧嚣浮华、动不由衷、商业操作过度的时弊。
与此相印证的是,老栗在宋庄新居落定后的人生规划常有“退思”的意思,总想歇下心来,花几年时间冷静地梳理一下到底什么是好的艺术,理清一些基本的艺术问题,检点一下很传统的介质如架上平面介质能不能很“当代”……
后现代号称无标准、不可理喻,老栗逆流,大概有苦心孤诣之想。
“忆江南”展览的主体是中国“新文人画”的破题奠基者董欣宾先生的遗作和其家乡私淑弟子陈皓、雨石、顾琴的作品,其余为北漂画家的部分水墨作品。
八十年代初,董欣宾在国画界普遍遵从的西画透视及解剖学视觉立场和艺术为政治服务的题材惯例之外另找尺度,重新回到文人画的写意传统,用彻底意象化、情境化的手段驾驭画面语言,表现了忧患激愤的士子之心,低吟悲诉之间,改选了传统笔墨程式,在中国画笔墨及色彩表现上创造性地贡献了新的方向,成为现代中国画发展峰回路转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里程碑。同展的家乡私淑弟子,在不同的方向上尝试写意表现的可能性,对照董欣宾当年的开掘,耐人咀嚼。
艺术家简介:
陈皓
63年生于无锡。
81年跟从江南秦古柳门下杨叙南学习山水。
二年前进入目前绘画状态。
顾琴
江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书法私好草、隶、小楷;
近年来着力于与楚竹简相关的水墨创作;
进行现代图形印之“画印”创作。
朱晓东(雨石)
1963年出生于上海。
1984年毕业于江南大学。
童年由祖父领入江南张怀仁,王汝瀮门下学习传统水墨,03年始喜作简意随笔
现任江南横云书画院副院长
|